ArchLinux安装

Linux2年前 (2023)更新 ENE
811 0 0

ArchLinux安装

本片文章参考Arch installation guide(简体中文)

介绍

Arch Linux是基于x86_64架构的Linux发行版,系统整理偏极简和代码,适合不熟悉Linux但又像学习的用户(说白了就是折腾 ( ̄ ‘i  ̄;) ),ArchLinux采用滚动发行(滚得好风生水起,滚得不好彻底打不开)。Arch Linux的包管理是pacman。
Arch Linux的wiki其实是很全的,wiki都会写上一些所带问题。而且在包下面可以看见用户评价,如果有问题,都会反应出来的(Arch社区的用户还是活跃的)。
Arch Linux的优点就是aur,你可以在里面找到许多软件,包括debian系的(aur里面没有可以用debtap),像其他系统还得自己编译,Arch直接用yay -S(yay是第三发包管理)。
本篇文章主要是缩减installation guide篇幅,简化安装过程,完整安装建议看官方文档,本文只对uefi有着较为详细讲解,mbr部分可能存在错误。


安装前准备

硬件准备

笔记本最好准备一个有线网卡,尤其是mac。

下载Arch镜像

下载页面下载torrent阿里云下载地址

验证签名

torrent下载不需要验证签名

gpg --keyserver-options auto-key-retrieve --verify archlinux-version-x86_64.iso.sig

Arch Linux的计算机可以通过此命令验证:

pacman-key -v archlinux-version-x86_64.iso.sig

准备安装盘

可以将安装镜像写入U盘、光盘

  1. Windows
    可以用balenaEtcher或者软碟通

    • balenaEtcher

    • 显示Flash就完成了

  2. Mac\Linux
    Mac和Linux用dd即可,命令如下

     dd if=archlinux-version-x86_64.iso of=/dev/sda (被写入磁盘,sda根据情况更改)status=progress(查看进度,mac不可用)

    安装

    启动到Live环境

    进入bios,将启动项选择到u盘镜像,至于进入bios方法可以去www.baidu.com查看(ahou,不会自己百度啊( ̄y▽, ̄)╭ )。

    验证引导模式

    查看efivars目录有没有文件,没有就是bios引导。

修改镜像

推荐进入live里别连网,reflector会选择20个最新的https镜像(换句话说中国不好用( ̄y▽, ̄)╭ )
先关闭reflector

systemctl stop reflector

修改mirrorlist文件

vim /etc/pacman.d/mirrorlist

输入/China并按回车,输入28dd并输入gg,然后输入p

测试网络连通性

可以试试ping一下百度(我真想知道百度天天被ping多少次 §( ̄▽ ̄)§ )

ping baidu.com

如图即成功

如果不成功或者是无线网卡需要折腾一番。

  1. 有线网卡
    可以尝试一下开启dhcp

    systemctl start dhcpcd

    如果这都不行,多半是没有驱动,需要换一个免驱usb网卡,或者手动编译(编译自己去百度查吧)。

  2. 无线网卡
    我只解决怎么连接,驱动我不管,intel的无线网卡基本上都是免驱的。
    进入iwd

    iwctl

    列出可用命令(不推荐这么干,因为看不全)
    列出所有无线设备(一般默认wlan0)

    [iwd]# device list

    扫描显示所有可用网络

    [iwd]# station device scan
    [iwd]# station device get-networks

    连接网络

    [iwd]# station device connect SSID

    输入密码即可。

    更新系统时间

    这步也可以不做

    timedatectl set-ntp true
    timedatectl status

硬盘分区

lsblk

如图我的硬盘是sda(nvme硬盘名字可能就是nvme开头)
主要分区:EFI分区、根目录、swap(内存够可以不分,或者以swap文件形式)

parted /dev/sda
mklabel msdos   #这是mbr分区
mklabel gpt     #uefi用这个
  1. uefi分区
    下面用cfdisk分区时不一定会有gpt选项,这是uefi分区。

    cfdisk /dev/sda

    选择new

    默认选择gpt

    选择new

    EFI分300mb

    选择type

    选择EFI System
    剩下的空间分给根目录

    选择write

    输入yes
    然后quit退出

  2. mbr分区
    mbr分区只需要分出根目录就行。

    格式化分区

    lsblk

    查看分区

EFI分区我这里是sda1,根目录是sda2

mkfs.vfat /dev/sda1

格式化efi分区

mkfs.ext4 /dev/sda2

格式化根目录为exit4(至于什么btfs lvm啥的自己去找(≧︶≦))( ̄▽ ̄ )ゞ)

挂在分区

将根目录挂载到/mnt

mount /dev/sda2 /mnt

创建boot分区和EFI分区

mkdir /mnt/boot
mkdir /mnt/boot/EFI

挂载EFI分区

mount /dev/sda1 /mnt/boot/EFI

安装

之前linux内核是包含在base包里的,现在拆分开了,要装的东西多了。

pacstrap /mnt base base-devel linux linux-firmware linux-headers nano vi vim dhcpcd

可以选择安装iwd网卡驱动

Fstab

生成fstab文件

genfstab -U /mnt >> /mnt/etc/fstab

检查一下fstab文件

cat /mnt/etc/fstab

Chroot

切换到新系统

arch-chroot /mnt

设置时区

ln -sf /usr/share/zoneinfo/Asia/Shanghai /etc/localtime

生成/etc/adjtime

hwclock --systohc

注意这个时间和windows时间是冲突的,需要后续安装软件解决。

本地化

vim /etc/locale.gen

输入/en_US并找到en_US.UTF-8
输入/zh_CN并找到zh_CN.UTF-8
生成locale信息

locale-gen

编辑lang变量

nano /etc/locale.conf

输入

LANG=en_US.UTF-8
LANG=zh_CN.UTF-8

设置主机名

创建hostname

nano /etc/hostname

注意不能有空格

设置root密码

passwd root

安装引导

安装grubefibootmgrCPU微码

pacman -S grub efibootmgr intel-ucode或者amd-ucode

grub安装mbr。

grub-install --target=i386-pc /dev/sda

grub安装efi,GRUB可以替换一个

grub-install --target=x86_64-efi --efi-directory=/boot/EFI --bootloader-id=GRUB

生成grub配置文件

grub-mkconfig -o /boot/grub/grub.cfg

退出

退出到live环境

exit

卸载/mnt

umount -R /mnt

重启

reboot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